首页

标杆院系
位置: 首页 > 标杆院系 > 正文

动物科学学院标杆院系介绍

初审:动物科学学院    复审:陈敏青  终审:张夏雨   时间:2023-10-13   点击数:

动物科学学院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创工作的任务标准,坚持政治统领,以“以群建院,弘牧共富”党建品牌建设为目标,建设“5+1”党建红色工程,全面打造组织建设、思政教育、匠心育人、产教融合和专业升级等党建工作“五大标杆”,使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发挥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水平,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学院党建工作专业水平,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高质量发展,争创一流的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以群建院,弘牧共富:秉持“党建引领一切”的核心思想,以省级畜牧兽医专业群为中心,以产教融合教学医院、泰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为两翼,辐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产业提升与农民致富,打造“以群建院,弘牧共富”党建新样板,推动新时代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


3“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思路

(一)建设目标

一是确保党建示范作用充分显现:在规范党建工作的同时,争取通过2~3年时间争创1~2个党建品牌,以教工第二支部全国和省级样板支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载体,辐射其他两个支部,争取再建一个省级样板支部,积极创建省级基层先进党组织做强“科技助农,共富同行”党建联盟,“以群建院,弘牧共富”党建示范作用充分显现;

二是确保中心工作实效更加显著:高质量完成浙江省畜牧兽医双高专业群创建,积极申报动物医学本科试点专业,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积极拓展海外技术培训,申报高能级科研实训实验平台。依托“3+1”党建与中心工作双融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品牌引领、平台创建、人才支撑”为抓手, 以“融、创”为手段,实现思政育人、专业升级、产业服务三大功能,发挥学院党总支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好“三个一”文章,实现“培育一批农人、做强一个专业群、 振兴一方产业”的目标,争创标杆院系,服务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方案

根据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学院党总支将坚持政治统领,以以群建院,弘牧共富”党建品牌建设为目标,建设“5+1”党建红色工程,全面打造组织建设、思政教育、专业引领、产教融合和弘牧共富等党建工作“五大标杆”,为学院党建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1.传承红色基因,建好一个党建样板,打造“343”组织建设标准化的标杆

1)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进一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丰富党员活动,创建理论学习3个一工程学习强国每日一学、专业教研每周一学、党员主题每月一学),常态化、多途径、创新性开展理论学习用好三个课堂(党性课堂+移动课堂+实践课堂),鼓励支部党员下层企业、农村和社区开展进行学习,提升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

2)意识形态责任“具事具人”。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搭建意识形态四个一工程(确定一个专人、抓好一支队伍、构建一个阵地、打造一个平台,织密意识形态工作网)专人负责学院意识形态工作,组建一支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严守网络阵地,打造“温科职院动科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常态化开展宗教信仰排查工作,建立应急事件处置预案,设置应急责任人,开展应急处置培训等。

3)推动3强支部体系建设。以全国、省级样板支部学院教工第二支部为载体,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平台,推动支部建设3强工程(强支部组织强支部书记和强支部党员),强化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支部体系建设,争取再建一个样板支部,争取申报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外引内培,吸引8名优秀高知分子加入党组织,“以群建院,弘牧共富”党建示范作用充分显现。


4 支部建设3强工程


2.赓续红色血脉,培育一批农人,打造思政教育体系化的标杆

1)实施“大先生”教师培育工程

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完成教师40学时的政治理论学习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完成教师下企业锻炼任务,推进劳模精神、爱岗敬业精神进课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全员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营造“大先生”培育氛围。建设一个院士工作站,引进一名外籍院士,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以这两个平台为依托,搭建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推进“宠爱有JIA品牌建设开展“青檬”和名师教师引领工程,争取培育青年教师5人,培育名师2人;鼓励教师开展思政研究和典型案例挖掘,争取申报温州市思政工作室1个,省级思政案例1个。

2)实施技术能手和双创人才培育工程

以温州市十大育人工作室,温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通过 开展51爱农劳动计划(1门生产劳动课、1次畜牧养殖体验、1次兽医技能比赛、1次下乡检测服务、1次耕读大讲坛培养学生爱农之根;通过实施 “农匠精神筑梦行动,依托“劳模进校园“畜牧专家进班级“驯导大师进课堂等活动,筑牢学生兴农之梦。争取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10余项,培育技术能手30人。

“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打通“专创融合”通道,一是全员普及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二是开展“专创”实践,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互联网+”“挑战杯”等双创大赛获奖推进“双创导师工作室“导师+项目+团队”“新苗计划 实践项目落地。争取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5项。

3)构建“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

“加强引导、重在实践;搭建平台,逐年推进;树立典型,彰显特色”为工作思路,搭建“家之学、家之居、家之教、家之序”复合型育人体系,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形成“以精神激励为先导,以严密组织为保障,以环境熏陶为依托,以制度约束为规范,以育人活动为载体”的工作氛围,创新文化育人管理模式。通过“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争取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毕业一年和三年后,学生就业质量排在全省领先位置。“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见


5“家文化”育人管理模式


  (4)推进第七号室友品牌建设

  推进“第七号室友”品牌建设,总支党员以第七号室友的身份成为动科学子的贴心好友,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开展政治理论知识宣讲,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三为”专题实践活动,在专业层面开展帮扶、答疑,在生活方面开展扶贫,扶智;在思想方面开展培育、引领、营造浓厚的思政育人和实践育人氛围,推动党建引领融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全面提升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周期内,开展活动20次,受益学生1000多人次。

3.砥砺初心使命,做强一个专业群,打造专业升级的标杆

(1)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助推专业内涵建设

高质量完成省级畜牧兽医双高专业群验收,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助推专业内涵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懂两爱的三农情怀、“厚德、精技、勤犁、弘医的动科精神等融入专业课程,聚焦产业需求,构建宠物医疗模块化课程对接行业标准,共建共享宠医教学资源融通岗课赛证,一体化创设“门诊式”实训资源,完成省中高职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牵头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3门,争取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育案例1个,获得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等3项。

(2)构建智慧科研平台,推动“党建+畜牧”融合发展

“2+2+2平台为依托,即2大科研团队一家禽育种科研团队和宠物科研团队、2大研究所——动物科学研究所和宠物科学研究所,2大工程中心——“温州市畜禽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州市宠物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科研产出。依托科研实验室,建成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动物健康数字化实训中心党员示范岗。

4.崇尚勤犁弘医,振兴一方产业,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化的标杆

1)校企合作机制立标杆

联合头部企业新瑞鹏共建附属第一动物医院(全国第一家产教融合型教学动物医院企业出资金,学校出场地,构建全真实训场景,以党员教师智力“助企自助”,将支部专业实践建在医院中,推动党员教师双师双岗,“双师”指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双岗”指教师岗与兽医岗。校企实行“双师双岗”互兼互聘、待遇同享机制,在产教融合的动物医院设立联合培养支部与党员示范岗。

2校企双向育人立标杆

学生在动物医院跟随企业导师和先锋党员,在“跟着看”“带着干”“轮着考”的医院跟诊体系中,实现实习就业“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提升宠物医疗护理人才技术技能一是“跟着看”:学生跟随双导师,通过党小组会议、党员教师讲技术等形式,在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单项实训中,加深对医院流程和岗位设置等方面的认识;二是“带着干”:结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跟岗实训制度,学生作为综合实训区的实习助理,跟随党员教师,进入住院护理、前台接待、检验化验等区域的岗位实习实践,全方位提升专业技术技能;三是“轮着考”:学生在党员教师指导下,依据未来职业方向选择不同岗位,以正式助理身份跟诊进修,打通实习与就业的壁垒,缩短职业适应期,实现“毕业即获岗位证”。力争成为全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典范;依托浙南宠物产业研究院和中国宠物产业职教集团,培育省级宠物项目1项,荣获全国宠物技能竞赛等10余项,培育宠物技能人才30人。

3校企深度融汇立标杆

围绕职教集团“利益共同体”,推进中国宠物产业职教集团建设,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搭建可持续的宠物产业生态圈,推动宠物行业快速规范发展,共创美好生活,使校企深度融汇立标杆。开展全国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共话人才培养沙龙,进一步推动畜牧兽医行业教育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发挥人才资源的关键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5.崇尚科技助农,激活一方经济,打造弘牧共富的标杆

1)党建联盟优化助共富

建强泰顺县产业研究院,做强“科技助农·共富同行”党建联盟,依托博士流动工作站,聚焦番茄、杨梅、蜜蜂和家禽四大支柱产业,以四大科研服务团队为窗口,通过“品种+技术+培训”123模式,推动农业技术服务到门口、到心中,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示范点建设。

2)技能人才培养提产业

面向现代畜牧业,采用远程指导、现场教学、课堂面授等多种形式,开展疫病预防、技术提升直播销售等开展高素质农民和实用人才培训为农民“送教上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开展动物检疫检验员等工种鉴定,满足动物检疫检验员等产业急需技术人才的市场供给,力争培育技能人才1500人次为弘牧共富提供人才支撑。

3科技研发服务促共富

打造“1+1”乡村振兴服务模式,依托“党建+研究所”,以3大科研团队为载体,聚焦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雁荡麻鸡品种通过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农业部),选育并推广新品种“马站红鸡”等5个,推广畜禽养殖新技术10项;依托“党建+科技特派员”,“点对点”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以“流动医院”为窗口,通过“教师+课程+学生+服务”四级联动,开展技术服务和疫病诊治,解决农户“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企业增产增收。

Copyright © 201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